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9日消息(記者 梁振文)最近,住在儋州白馬井鎮山花村的村民王先生發現,河道里的水變得清澈了,令人作嘔的鴨屎臭味也消失了。
工作人員正在治理黑臭水體。
村民王先生口中的河道,是門前一條小河。之前,周邊不少村民都在河道兩邊養鴨,讓河道變得臭氣熏天,河水污濁,居住在周邊的居民苦不堪言。
整治前,村民在河道兩邊養殖鴨子。
整治前,村民在河道兩邊養殖鴨子。
據了解,儋州全市共有農村黑臭水體36個,納入國家監管的水體11個,納入省級監管的水體25個。根據要求,2022年需完成3個國家監管水體治理任務。
整治后,河道兩邊村民養殖的鴨子已經被遷走。
“為確保年底完成3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今年11月,我們邀請中國環科院及海南環科院專家對儋州黑臭水體治理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并現場調研,綜合多方考慮,最終選擇白馬井鎮山花村2個、新州鎮藍田村1個,共3個水體作為今年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采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等方式進行治理。”儋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鄭朝介紹,為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六水共治”工作的決策部署,儋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各有關部門,對標對表,明確整改任務及整改措施,緊盯時間節點,重點突破。目前儋州3個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均已完成。
整治后,水體變得清澈。
鄭朝表示,儋州市生態環境局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作風,真抓實干,全力推進儋州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助力儋州“六水共治”工作取得實效。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