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繆士毅
從古至今,我國許多畫家喜歡歲暮年初創作“歲朝圖”或“歲朝清供圖”,寄托對新的一年美好祝愿。著名畫家潘天壽就是其中之一。潘天壽,字大頤,號阿壽,自署懶道人、東越頤者、頤翁等,浙江寧海人,現代著名畫家,擅畫寓意花鳥和山水,亦畫人物,并長于指畫。他的繪畫藝術遠師石濤、八大山人等人,近受吳昌碩影響,博采眾長,形成個人獨特風格。他落筆大膽,點染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大氣磅礴,趣韻無窮。畫面靈動,引人入勝。他的繪畫藝術風格可用其印語來概括:“強其骨。”骨力,恰是中國書畫陽剛美的體現。
潘天壽《恭賀年禧》圖。資料圖
潘天壽創作了諸多歲朝清供圖,如《歲寒圖》《恭賀年禧》等,充分發揮了中國畫的表現特長,造型雖概括,但運筆果斷而凝練,用墨濃淡均見其筆力;而章法結構上,法度嚴謹而又出奇制勝;繪畫對象組合上,突出吉祥歡喜寓意,迎合百姓祈祥心態。
潘天壽的這幅《恭賀年禧》清供圖,其尺寸大小為90cm×44cm,創作于1956年元旦,堪稱應時繪就的歲朝清供圖。
從畫面看,此清供圖中配有水仙、紅燭、鞭炮,皆為新年歲時之物?;ㄅ柚兴汕蚯o肥碩,姿態亭亭玉立,那碧翠般綠葉,潔白暈黃花朵,生機盎然。水仙花,因與“誰先發”諧音,民間視之有“發家致富”之意;一串自然擺放著的鞭炮、一個燈架上燃燒著的紅燭,象征喜慶熱烈,意在祈福納祥。觀賞整幅畫作,但覺畫面清新而意遠,充溢吉慶歡喜氛圍,盡情表達新年到來,吉祥美好。而他在畫中所題的“恭賀新禧”,正道出了個中蘊意——恭敬地祝賀新年幸福吉祥如意。
我國人民歡度元旦,迄今已有4000余年歷史?!稌x書》記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可見,公元前2500余年顓帝——高陽氏時,即以正月為元,初一為旦。不過,歷代元旦,月日有異?!妒酚洝份d: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則為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歷法,以十月初一為元旦,直到漢武帝時,才又規定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的規定一樣。從此,元旦和夏歷一致,并相沿至清末。辛亥革命后,我國又將春、夏、秋、冬定為四節,即元旦為春節,于是春節就成了農歷正月初一的名稱,而把陽歷(公歷)的1月1日稱作“新年”,而不叫“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才將陰歷(農歷)正月初一改稱春節,陽歷(公歷)1月1日正式為元旦。
“歲朝”就是一年之初的文藝叫法,“歲朝圖”就是和過年有關的節令畫。中國古代歷來以正月初一為“歲朝”。是日,以鮮花、蔬果、文玩供于案前,以求新年好運、春意盎然,被稱為“歲朝清供”。隨著時代的發展,“歲朝清供”不再局限于農歷正月初一,在公歷元旦也時興“歲朝清供”?!稓q朝清供》圖,往往配以賀歲詩詞,通常以靜物畫的面貌出現,通過畫中物品的名稱諧音、民俗寓意或歷史典故來表現美好的新年祝福。
原標題:潘天壽《恭賀年禧》清供圖
責任編輯:王思暢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