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奮躍前行——沿著總書記考察海南的足跡看變化
樂城先行區從政策高地邁向健康產業創新發展高地
“希望之城”正奔跑
三月十八日,俯瞰位于樂城先行區的樹蘭博鰲醫院項目建設現場。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諄諄囑托
2018年4月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規劃館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要大力發展健康事業,為廣大老百姓健康服務。
■ 海南日報記者 李豌
這片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集分布著20余家先進醫療機構。春日融融,走進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大樓令人目不暇接。
5年前,這還只是樂城先行區規劃館中的沙盤模型。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規劃館考察時強調,要大力發展健康事業,為廣大老百姓健康服務。自此,肩負使命的樂城先行區多方面推動制度集成創新,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精神一路向前奔跑。
5年后,當年的沙盤模型已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醫療技術、裝備、藥品與國際先進水平“三同步”的創新開放之城、為患者帶來新生的健康希望之城、搭建平臺吸引國際國內頂尖醫療資源紛紛落地的產業發展之城。
破題
從“全國首例”到“全球首例”
近日,被發作性心悸和胸悶困擾長達3年的王容花(化名),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海南醫院(以下簡稱瑞金海南醫院),用上了尚未在國內上市的創新技術HeartLight X3球囊型激光系統。這是該技術在中國的首例臨床應用。
作為中國首個“醫療特區”,“首例”故事在樂城先行區時常發生,其中不乏“全球首例”:肺癌靶向新藥普拉替尼在此開出審批國之外全球首張處方,雙向真空輔助乳房活檢與旋切系統在此完成全球首例應用手術……
5年來,樂城先行區依托海南自貿港和“先行先試”政策優勢,充分發揮首創精神,聯合相關部門以制度集成創新為突破口,解決制約樂城先行區發展諸多瓶頸問題,為特許藥械落地國內開啟一條條“綠色通道”——
從6個月到平均1.6天,不斷深化極簡審批改革,實行線上審批追溯、批量審批,特許藥械使用審批時限大幅降低。從“患者等藥械”到“藥械等患者”,將以往“一人、一品、一批”調整為“一品、一院、一批”,開啟批量審批模式。建立進口藥械公共保稅倉,以批量進貨、提前備貨、全程監管的方式引進特許藥械,且“帶藥離園”政策也在不斷升級。
如今,樂城先行區已與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近80家國際藥械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落地使用的臨床急需特許藥械超300種,已逐步實現從“根據需求全球選藥”到“國際廠商同步提供新藥”,從“國內首例”到“全球首例”,并提前近三年基本實現醫療技術、裝備、藥品與國際先進水平“三同步”。
普惠
從“用得上”到“用得起”
享受全球領先的先進醫療服務需要花費多少?瓊中居民李先生的答案是,29元。
樂城先行區積極探索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已連續3年推出的樂城全球特藥險,通過商業保險為未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國外特藥提供支付保障,有效解決患者“用不起”難題。
“29元起,海南居民一年可獲百萬醫療保障。樂城全球特藥險2022年版在保持原來100種特藥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新增多種國際先進治療產品,創新加入了國內未上市的海外罕見病藥品17種。”樂城先行區管理局黨委委員、常務副局長呂小蕾說。
因為這筆保費,患肺腺癌的李先生使用特藥度伐利尤單抗注射液(英飛凡),一年本需花費約55萬元,最終得到全額報銷。
截至目前,樂城全球特藥險先后被北京、上海等17個省市納入當地普惠健康保范疇,參保人數累計超2700萬人。
推出國內首個運動損傷康復創新醫療服務保障計劃;推動設立海南康復醫學人道救助專項基金,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康復醫療救助保障……隨著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愈發完善,樂城國際創新藥械、高端康復醫療項目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同時,樂城先行區大力引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等國內知名公立醫院,擴大普惠性醫療服務供給;與??诟咝聟^共建“飛地經濟合作示范園區”,以“前區后廠”聯動模式,打通先進醫療藥械從研發生產到使用的路徑,使其更快惠及百姓。
發展
從“政策高地”到“產業高地”
3月18日,在海南樂城真實世界研究院揭牌儀式暨理事會第一次(擴大)會議上,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學部主任瞿佳被聘任為海南樂城真實世界研究院理事會理事長。
“5年間,樂城為我們搭建了更大平臺。”站在新節點上,回憶起5年前與習近平總書記握手的場景,瞿佳依然倍感振奮。那一年,他剛帶領團隊在樂城先行區成立博鰲國際眼視光眼科中心(以下簡稱眼視光中心)。
借助樂城先行區政策優勢,眼視光中心已引進31項特許項目,創造27項國內首例,完成特許藥械應用上千例;借助真實世界研究平臺,先后推動兩個眼科產品加速在國內上市。樂城先行區首個醫療科技創新公共平臺——醫工轉化平臺正式啟動后,由瞿佳創立的中國眼谷成為首批合作參與者,并已有產品轉化落地。
“我們還將在這里建立一所醫院,在提供優質眼健康保健醫療服務的同時,做好特許藥械臨床試驗和真實世界研究。”瞿佳說。
當前,樂城先行區還在搭建更多平臺,匯聚全球頂尖醫療資源,打造更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交匯點。
“我們將以建設醫工轉化平臺、真實世界研究平臺、保險醫療服務平臺、健康文化產業創新平臺‘四大平臺’為抓手,打造中國創新藥械自主研發平臺和海外醫藥人才創新創業平臺,積極邁向健康產業創新發展高地,進一步完備產業鏈條,健全產業體系,提升產業競爭力,塑造產業新優勢,為健康海南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樂城先行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賈寧說。(海南日報博鰲3月19日電)
相關報道>>>
博鰲超級醫院國際眼視光眼科中心副主任劉密密:
樂城是醫療事業發展的沃土
■ 海南日報記者 李豌
“昨天我們剛完成27臺手術,全是特許項目,效果特別好。”3月17日,博鰲超級醫院國際眼視光眼科中心(以下簡稱眼視光中心)副主任劉密密忙著為前一天接受手術的患者進行詳細復查。
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這片熱土,劉密密正不斷向??祁I域的高峰攀登。
5年。這是劉密密在樂城先行區“駐扎”的時間。2018年3月,劉密密作為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眼視光醫院派駐建設眼視光中心的首批成員抵達樂城,1個月后便協助導師陳蔚完成美國波士頓Ⅰ型人工角膜在國內的首例移植手術。隨后,他決定留在樂城,并通過高級人才引進政策落戶海南。“當時,我意識到這里是醫療事業發展的一片沃土。”他說。
31項。這是眼科中心成立5年來,依托樂城先行區政策優勢,引進國際先進藥械的數量。這也是劉密密始終充滿干勁的原因。
從最初的忐忑緊張到現在的自如熟練,如今,完成國際領先的手術,使用國際領先的創新藥械,已成為他和同事們的常態。每一次讓患者重新看到光明,讓國內患者更早用到全球先進藥械,實現醫療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都給他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20人。這是劉密密所在團隊的人數。“剛到樂城時,團隊就是7個人,只有我是長期派駐的。”劉密密告訴記者,經過5年的發展,如今團隊不斷壯大,越來越多人選擇來到樂城,一展抱負,實現理想。
0元。這是部分患者在眼視光中心進行眼科特許藥械診療所需支付的費用。“中心正在積極開展創新藥械的真實世界研究,推動更多創新藥械加速在國內上市。參加研究的患者,診療費用可以得到相應減免。”劉密密介紹,眼視光中心還聯合海南省紅十字會共同創立角膜復明基金,專項資助全島角膜盲貧困患者。“每周我們還會抽出一天時間到鄉鎮義診,讓先進醫療服務惠及更多百姓。”
如今,劉密密常駐樂城,為患者進行手術,開展真實世界研究,“在海南這片熱土,不斷實現著作為一名醫生的真正價值!”(海南日報博鰲3月19日電)
責任編輯:邱苗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