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blupe"></li>

<dd id="blupe"></dd>

<tbody id="blupe"></tbody><rp id="blupe"><acronym id="blupe"><input id="blupe"></input></acronym></rp><dd id="blupe"><noscript id="blupe"></noscript></dd>

<th id="blupe"></th>
  1. 毛納歡歌·奔“現”記 | 五指山下的合唱團 唱響博鰲國際大舞臺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洪旭

      “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相見還想見。朋友哎!好久不見真想見,朋友哎!見到朋友心喜歡,心喜歡......”

      3月30日晚,一群來自海南省五指山市的黎族苗族孩子,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活動中,唱響了全新改編的海南經典民歌《久久不見久久見》,孩子們清澈的聲音,宛如天籟,與會嘉賓們靜靜聆聽,沉浸其中,感受朋友久別重逢的欣喜。

      3月30日晚,一群來自五指山的黎族苗族孩子,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上唱響了全新改編的海南經典民歌《久久不見久久見》。記者 李昊 攝

      從五指山出發 首次站上博鰲國際大舞臺

      這是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首次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這一國際大舞臺上演出?,F場,孩子們有些緊張,又有些激動,唱歌時他們的眼睛里透著光,身體隨著音樂和歌聲律動起來。

      今年10歲的王茹涵是一名黎族孩子,3歲時就跟著母親學唱黎族山歌,曾多次參與演出,但這次的舞臺最大,她也是此次表演的領唱之一。“我喜歡唱歌,喜歡聽音樂。”王茹涵說,知道將在博鰲演出時十分激動,為了演唱得更好,跟著老師和同學們刻苦練習。

      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受訪者提供

      3月28日,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的40多名孩子和6名帶隊老師,從五指山市水滿鄉出發,繞過蜿蜒的山路,經過3個半小時,來到了200公里外的瓊海市。

      安排好住宿、吃完晚餐,已是晚上七點多。盡管駐地酒店沒有大型舞臺,也沒有背景音樂,他們就在酒店二樓大廳開始排練。

      即使沒有背景音樂,他們合唱也足夠美妙。

      “訓練一次都不能落下,有空就要練。”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聲樂老師楊純說,這些孩子們小,唯有多練才能形成肌肉記憶,盡量每個動作都要規范。

      楊純是海南省合唱協會會員,原??谑幸魳芳覅f會副主席。她的歌聲圓潤,音色甜美,具有豐富演唱表演功底,舞臺形象典雅大氣。訓練中,她對孩子們要求十分嚴格,有的孩子好動、說話,她就直接點名提醒。被點名的孩子一激靈,立即歸位。

      合唱團的孩子們在唱歌。受訪者提供

      當發現孩子們站位太擠、間距不夠時,楊純老師舉起右臂,從前排孩子們面前畫一圈:“老師的圓規來了,距離、距離!”孩子們立即調整位置,保持距離。

      “走上舞臺腳步要輕,不能有說話聲,退場時也是如此。”楊純叮囑孩子們要做好自己的動作和演唱部分,充分展示海南黎族苗族兒童的活力和精氣神。

      當晚的排練持續一個小時,從晚上8點至晚上9點。排練結束,孩子們意猶未盡,老師們反復催促才回屋休息,“今天大家坐車辛苦了,晚上好好休息,明天去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大舞臺上排練。”

      從6人到45人 毛納村村企成立童聲合唱團

      這些身穿黎族、苗族服飾的孩子,最小的7歲,最大的11歲,都是來自五指山市水滿鄉的黎族苗族兒童。

      3月30日晚,一群來自五指山的黎族苗族孩子,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上唱響了全新改編的海南經典民歌《久久不見久久見》。記者 李昊 攝

      唱歌對于他們來說,是件快樂的事,有的父母也喜愛唱歌和表演。但是,如何科學地發聲,如何把歌唱好又不唱壞嗓子,則需要專業老師的指導和訓練。

      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的成立解決了這一問題。

      去年5月,海南省外事辦提議創建合唱團。作為海南省外事辦下派駐水滿鄉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毛納村駐村第一書記的高力,經過多方調研和溝通,在五指山市委宣傳部和市教育局支持下,由毛納村集體企業(海南一八六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策劃,于2022年8月成立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合唱團設在五指山市水滿中心學校。

      3月29日晚,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上進行最后的彩排。記者 李昊 攝

      “我們希望通過合唱團展示當地黎族苗族特色,發揚和傳承民族文化,促進鄉村文化振興。”高力說,為了找到專業的合唱團老師,他與海南愛樂文化教育基金會溝通后,該基金會兩名音樂支教老師——聲樂指導老師楊純和鋼琴老師、作曲家劉旻,到五指山市教孩子們唱歌。

      去年8月2日,楊純和劉旻老師一起到了水滿中心學校,開始為合唱團選人。當時,學校成立合唱團希望有興趣的同學踴躍報名的消息,已提前發給了學生家長。

      “當天第一批主動來報名的人只有6人,后來我去班上一個個挑人。”楊純說,當時很多孩子對合唱團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合唱。

      如何選人?劉旻表示,學生們來報名后,要考核他們的聲線、音樂感、節奏感,以及他們對音高的敏感度。根據他們的聲音分高聲部和低聲部。有的孩子想參加,但聲音不太好;有些孩子聲音還不錯,但又不愿意參加。

      王茹涵是主動報名的,她是當地比較有名的小演員,因為她媽媽經常帶著她參加各種演出。“她性格很活潑,長得也挺好看,大大方方。”劉旻說,因為小孩平時唱民歌比較多,高亢的唱法把嗓子都快唱啞了。參加合唱團以后,老師培養她合唱,訓練科學地發聲,不斷增加音樂素養,現在變得好多了。

      3月29日晚,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彩排結束,開心地向鏡頭打招呼。記者 李昊 攝

      “我喜歡唱歌,跟著電視里學的。”7歲的王燕薇乖巧又可愛,深得楊純老師喜歡。每個學生報名參加合唱團,楊純首先讓他們唱一首《小星星》,以此來判斷他們的樂感、音準和音色,隨后再讓學生模仿老師發聲,王燕薇雖然年紀小但發聲很好。她的姐姐王燕琳也是合唱團的一員。

      “以前招人很難,現在很多孩子都想進來。”楊純說,合唱團成員從最初的6人,現在增加到了45人,全部由水滿中心學校一至六年級的黎族苗族小學生組成。

      持續開展合唱教育 走在鄉村文化振興的大道上

      “第一次訓練辛苦,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辛苦了。”王燕薇說,因為喜歡唱歌,每次放學后她都十分開心。

      平時,合唱團一般在下午放學后開始訓練,從下午4點訓練至下午6點。然而,這個長期的訓練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堅持,有學生因為覺得累而中途退出;也有學生退出后因為不舍又回到合唱團。

      六年級的王繼紅是一名黎族孩子,從小耳濡目染,會唱《五指山之歌》《撿螺歌》等多首黎歌。因為喜歡唱歌,他主動報名參加了合唱團,但面臨小升初的壓力,父母讓他以學業為重,參加合唱訓練3個月后,選擇了退出。

      “當時覺得可惜,會唱歌的(孩子)都走了。”楊純老師說,平時的合唱中,王繼紅是她的“黎歌老師”,一些黎歌的唱法,她還要向王繼紅請教,學會了再教其他同學。

      3月29日晚,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彩排結束,在休息室里玩起游戲。記者 李昊 攝

      得知王繼紅中途退出后,五指山市水滿中心學校校長王有志找他談話,“唱歌影響你學習嗎?”“有點,時間不夠。”王繼紅回答。

      “你把唱歌當作一種學習,你就會學得更好,也會變得更加陽光,比別人多一項技能和愛好。”知道王繼紅喜歡唱歌,王有志耐心地動員后,讓其聽從內心選擇,最終王繼紅又回到了合唱團。

      從去年8月成立至今,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已排練完成了《久久不見久久見》《毛納幸福謡》《我是五指山人》《水滿謡》《放牛調》《請喝一杯黎山茶》等10多首合唱作品。

      其中,這次合唱全新改編的海南經典曲目《久久不見久久見》,從排練到演出,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時間緊任務重,但合唱團成員們排練十分刻苦,老師和學生們都充滿了信心。

      對于合唱團的未來發展,作曲家劉旻建議,希望學校把合唱教育作為一個教學課程全校普及,就像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一樣,在全學校進行合唱教育,給孩子們留下童年時代的特殊記憶。

      “合唱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觸發學習的興趣。”五指山市水滿中心學校校長王有志表示,有的學生以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參加合唱團后上課積極、各方面都有提升,未來希望把合唱團教育常態化,讓更多的孩子從五指山下出發,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希望能吸引各方支持,把這事兒持續做下去,常態化開展合唱教育,并將其發展成學校的教學特色。”五指山市水滿鄉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毛納村駐村第一書記高力說,五指山市水滿鄉的黎族苗族孩子能站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大舞臺上,向各國賓客展示海南黎族苗族特色文化,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將來要持續做好合唱教育,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促進鄉村文化振興事業不斷發展。

      總策劃:胡續發

      策劃:紀燕玲

      執行策劃:胡誠勇 郭祖瑩

      執行協調:符金花

      記者:王洪旭

      攝影:李昊、 曹志

      設計:符愛華

    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馬玉琴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原創報道

    精彩海南 新聞早知道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www,超碰,C0m
    <li id="blupe"></li>

    <dd id="blupe"></dd>

    <tbody id="blupe"></tbody><rp id="blupe"><acronym id="blupe"><input id="blupe"></input></acronym></rp><dd id="blupe"><noscript id="blupe"></noscript></dd>
    
    

    <th id="blup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