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自貿港 錦繡新海南
文明海南
海南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引領風氣之新
涵養精神文明風尚
■ 海南日報記者 劉曉惠
“節目太精彩了!”4月7日下午,屯昌縣南坤鎮中坤農場的廣場上人頭攢動,不時傳來陣陣掌聲。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2023年“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走進各地鄉村開展文藝演出活動。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越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越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為海南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牢記殷殷囑托,海南不斷推動精神文明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海南新篇章鼓足昂揚之氣、匯聚奮進之力。
主題宣傳匯聚精神力量
“如何理解黨的二十大的重大意義?”“如何理解黨的二十大的主題?”足球場上,面對瓊中女足U15隊員們的提問,海南師范大學榕樹青年宣講團成員、大三學生林成梁一一回應。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不久,海南師范大學迅速成立榕樹青年理論宣講團,聚集一批像林成梁一樣的大學生,用學習研討的體會、生動鮮活的經歷、貼近青年的表達,主動送宣講到全省各地。
精神文明建設,建的是人心,強的是信心。過去5年,海南著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省范圍廣泛開展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隆重舉辦慶祝建黨百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等重大主題活動,引領推動干部群眾真學入腦、真信入心、真用入行。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5年來,我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整合、激活、帶動各方資源、力量,變“等群眾來”為“到群眾中去”,主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占領思想文化陣地,厚植道德根基,匯聚精神力量,動員和激勵廣大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一縷書香賦能鄉村振興
連日來,位于三亞市崖州區保平村的保平書屋悄然走紅網絡。這座由古民居改造而成的書屋,占地200多平方米,藏書3000余本,古樸靜謐的氛圍引得不少年輕人、游客到此打卡。
保平村村民符乙茂也是保平書屋的???,閑暇時,他喜歡來這挑一本喜歡的書,一看就是大半天。
“去年保平書屋建成,我們都很高興,平時大家看書聊天有了好去處,尤其是孩子們,每到周末都積極過來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符乙茂說,保平村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革命老村,保平書屋的建成提升了村里的“文化味”。
在萬寧市長豐鎮邊肚村,由社會力量和鳳凰新華書店聯合打造的鳳凰太陽河書屋也是個“網紅”。
“那天,閻崇年老師就是在這里給我們講故宮的故事!”邊肚村黨支部書記黃業平還記得書屋開業當天,歷史學家、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閻崇年來到書屋,與村民分享自己與故宮的故事。黃業平笑著說:“那天有近百人到場聆聽,在家門口聽名人講故宮,是我們過去做夢都想不到的事情。”
現在,村民們不僅能聽名人、專家的講座,還能參加各類文化活動。書屋里經常舉辦致富帶頭人創業座談會、種養能手經驗交流會、直播技術培訓等主題活動。書屋融入鄉村振興事業,不僅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更讓小小的村莊煥發勃勃生機。
文化的觸角下鄉,誕生了一座座內涵與顏值兼具、鄉土氣息濃郁、迸發時代活力的鄉村書屋、文化館、文化站,“書香味”與“泥土味”交融產生的多元價值,成為鄉村文化發展的新亮點。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鄉鎮(街道)文化站219個,村級(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343個,更多新型的鄉村文化載體正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文化糧倉”。
志愿服務譜寫文明風尚
在剛剛落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上,志愿者的身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年齡最小的不足十歲,最大的年逾六旬。有的在美麗鄉村作講解,有的為客人表演節目,有的在酒店大堂當引導員……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芒。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博鰲亞洲論壇當志愿者。”瓊臺師范學院大四學生王應祥說,周圍的同學們參加志愿服務的熱情都十分高漲,志愿者招募通知發出僅幾個小時,報名人數迅速爆滿。
經過層層選拔,王應祥如愿成為一名美麗鄉村講解志愿者。在幾天的“博鰲時間”里,他向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們推薦博鰲、推薦鄉村,促成了一次次“美麗鄉村會客廳”里的談笑風生。
近年來,像王應祥一樣的海南志愿者隊伍不斷壯大,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組建志愿服務隊伍4512支,登記注冊志愿者225.9萬人,打造了“藍天救援”“增綠護藍”“航天科普”等富有海南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真正做到文明實踐暖民心。
放眼全省各地,正能量更加充盈,好風尚無處不在。一場場活動演繹了精神文明建設的繁榮,一座座書屋講述了鄉村振興的故事,一群志愿者掀起時代文明的新風……在信念的閃光里、在文化的圖騰里、在文明的印記里,海南的故事還在繼續精彩上演。(本報???月12日訊)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
截至目前,我省掛牌并開展活動的有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5個
覆蓋率100%
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18個
覆蓋率100%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3102個
覆蓋率100%
文化惠民工程
2022年全省各市縣開展“春風村雨”文化惠民活動共165場
“紅色文藝輕騎兵”進基層活動204場
省級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演出105場
惠及現場觀眾50多萬人次
線上觀眾300多萬人次
公共文化設施
目前全省共有博物館40個
其中國有博物館18個
公共圖書館24個
文化(群藝)館23座
鄉鎮(街道)文化站219個
村級(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3343個
體育場地
截至2022年底
我省共有體育場地30374個
總面積為3770.13萬平方米
其中
體育公共服務設施近1.6萬個
總面積為870.53萬平方米
占全省體育場地總數的51.38%
責任編輯:章慧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