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南周刊特約撰稿 曾慶江
著名導演何平曾經說:“功夫片是華人對世界電影的最大貢獻。”是的,哪個電影發燒友不記得幾部極具視覺奇觀的功夫片?并且對其中的主要演員如數家珍。在功夫片中,不是只有那些光環耀眼的明星,還有很多不為人所知的龍虎武師。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龍虎武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或許漸行漸遠,但他們為電影作出的貢獻不能被人們忘記。最近上映的影片《龍馬精神》,就以藝術的方式向龍虎武師精神致敬,可謂是一曲英雄遲暮的深情挽歌。
《龍馬精神》海報。資料圖
致敬曾經的輝煌
龍虎武師既辛苦也危險,在影片中,“早上跳車,中午被火燒,晚上跳樓……”就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寫照。除了極個別最終成長為明星外,大多數不大可能有很好的前途,到一定的年齡只能帶著一身病痛黯然離場,他們的命運實在是令人感喟。但是,他們又是功夫片中不可忽視的元素?!洱堮R精神》就是聚焦功夫片中的小人物,講述他們的人生尷尬和心路歷程,某種意義上,它也是致敬功夫片曾擁有的輝煌。
通過影視藝術來呈現龍虎武師這一行業,《龍馬精神》并不是孤例。早在20世紀90年代,許鞍華就拍出了文藝片《阿金的故事》,揭示了龍虎武師阿金真實的生活環境和現實境遇,而主演楊紫瓊也因此差點終身癱瘓,令人不勝唏噓。2021年,魏君子執導的紀錄片《龍虎武師》更是聚焦香港龍虎武師長達六十年的風云變幻,既回顧了香港片的光輝歲月,也致敬了特殊年代的特殊職業?!洱堮R精神》不光是表現龍虎武師的人生尷尬,更是通過獨特的體會來表達對這一行業的敬意。
成龍是幸運的,他早期擔任龍虎武師,后來從幕后走到臺前,成為主角,最終發展為國際巨星。但是,大多數龍虎武師不可能如此幸運。在這部帶有自傳特色的影片中,成龍有意剝離明星這一身份,還原為一名普通的龍虎武師老羅。盡管家庭不如意,經濟狀況很糟糕,兄弟們也過得不好,實在是孤獨,但是老羅一如既往地堅守自己的理想,要以“真摔”“真打”來回饋觀眾。在電影特效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老羅的堅守似乎沒有什么意義,但他讓觀眾記住了這個行當昔日的輝煌。從這個意義上講,老羅們又不孤獨。職業可能有遲暮,但職業精神應當長青。
為了強化作品的主題,《龍馬精神》刻意設計了一匹名叫赤兔的馬。老羅與赤兔馬相依為命,既通過人寵奇緣來增加影片的喜劇化效果,同時通過這種龍馬組合更好地詮釋了龍虎武師精神。
電影《龍虎武師》海報。資料圖
學會與自己和解
在《龍馬精神》中,出場的老羅已是垂垂老矣,沒有完整的家庭又被人隨時追債;另一方面,他面臨著龍虎武師在電影特效“擠兌”下無活可干的落寞。但是,他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肯改弦易轍,可謂是時代的落伍者,或者說是困守在舊時代的人生失意者。但這顯然不是龍虎武師的全部。
為了更好詮釋龍虎武師精神,《龍馬精神》有意識地設置了兩條線索,一條是事業線,即老羅作為一個過氣的龍虎武師執拗地帶著赤兔馬贏回自己的職業尊嚴;另一條則是復雜的感情線,分別體現為老羅和赤兔馬、老羅和女兒小寶、老羅與徒弟們之間的感情,從而使得人物更加豐滿,更加接地氣。
赤兔馬是一匹行將死亡的病馬,是老羅收留并幫助其恢復健康,從此人馬相依為命、形影不離地出現在片場來維持生計。名為“赤兔”,就是寄寓了忠誠的含義,一如老羅忠誠于龍虎武師的職業。赤兔馬實際上和老羅形成了互文關系,說人就是在說馬,說馬也是在說人,人馬合一,這就是“龍馬精神”。
小寶本來挺討厭父親,但是抱著對龍虎武師拼搏精神的認可,以及母親的告誡“如果你爸爸來找你,你千萬不要不理他”,她逐漸對父親產生同情,直到理解和喜歡。這則家庭愈合式的感情戲,實際上表達的是兩代人從精神對立走向精神認同。在面對一個超高難度的動作的最后關節,老羅選擇了放棄,因為他要做一個有擔當的父親,為了保護家人,不再一意孤行。
早已完成精神轉軌的徒弟元威請老羅參與拍攝致敬龍虎武師的電影,并且說因為有特效打底,表演只需要“意思”一下就行了。老羅堅持要“真摔”,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他心中的龍虎武師精神。但是,在最后關頭,老羅選擇了放棄,因為他認同了“跳下來容易,走下來難”的人生真諦。
無論是在艱難時刻以撤訴的方式放棄赤兔馬,還是聽從女兒小寶的建議回歸家庭角色,抑或是認同元威“跳下來容易,走下來難”的說辭,其實都體現了老羅與自己的和解。堅守理想,并不意味著沉湎過去,而是在認同現實的基礎上堅持精神永存:時代不同了,可以服老,也有家庭羈絆,但不能退縮,自己永遠屬于這個舞臺。學會和自己和解,才能讓職業精神得以長青。從這個意義上講,《龍馬精神》是春天末梢的一部治愈系影片。
《龍馬精神》中的劉浩存。資料圖
功夫電影的未來
有著對昔日龍虎武師輝煌時代的緬懷以及他們身上永不言敗精神的致敬,也有著對當下視效技術發展過快而感到非常不適應的無力感,這是《龍馬精神》的雙重主題,既是以情懷來致敬過去,也是以現實來警醒未來。成龍通過影片在思考,我們也需要思考,伴隨了大眾幾十年的功夫電影將何去何從。
面對行將70歲的成龍,或許我們會心生“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喟,畢竟他是一個將事業寫入年輪的演員。但是,成龍的擔憂卻更為深遠:“讓我難過的,不是成龍老矣,而是成龍之后再無成龍。”后來者再無市場才是最致命的。在《龍馬精神》中,雖然一再強調的是特效搶了龍虎武師的飯碗,現實的尷尬還不止于此,流量明星加上電腦特效,就可以成就一部美輪美奐的功夫片,老牌功夫明星將何去何從?
事實上,老牌功夫明星之所以得到眾多影迷的認同,不僅僅在于所謂人生三部曲系列的“真打”“真摔”等營造的視覺奇觀以及因傷痕累累帶來的同情,更在于他們對中國功夫以及傳統精神的認同和努力詮釋。這才是功夫片的價值和意義。
功夫片的內核是中國功夫以及傳統文化,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因循守舊。在《龍馬精神》中,老羅選擇了“走下來”這種和解方式,這并不是對傳統的放棄,而是意識到在現實面前,的確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樣以命相搏了。龍虎武師精神還是需要傳承下去,只是需要把握與時俱進的理念才能獲得新生。影片中,由于榮光扮演的總裁何欣最終選擇歸還赤兔馬,就是表達了對龍虎武師精神的高度認同。吳京扮演的徒弟元威,作為當代龍虎武師精神的繼承者,不會像師父老羅一樣以命相搏作無謂的犧牲,他嚴謹而敬業,保持著對職業的敬畏之心,選擇適當借助高科技來詮釋中國功夫,講好中國故事,這正好代表著功夫電影的未來。
(曾慶江,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教授)
原標題:《龍馬精神》致龍虎武師: 英雄遲暮的深情挽歌
責任編輯:莫淼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