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blupe"></li>

<dd id="blupe"></dd>

<tbody id="blupe"></tbody><rp id="blupe"><acronym id="blupe"><input id="blupe"></input></acronym></rp><dd id="blupe"><noscript id="blupe"></noscript></dd>

<th id="blupe"></th>
  1. 南國智庫·財經觀察 | 海南黎錦是如何“破圈”成為時尚寵兒?

    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陳望 實習生 宋婧蕊

      黎錦、鼻簫、黎歌……4月17日至23日,應意大利米蘭設計周主辦方邀請,中國海南黎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動走進米蘭設計周。來自海南島的3000年紡織“活化石”黎族織錦,又一次驚艷了世界時尚舞臺。古老神秘的黎族文化圖騰與西方前沿時尚元素碰撞,綻放著海南黎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之美。

      海南傳統黎錦是如何融合時尚元素,走上國際舞臺的呢?4月26日,記者帶您了解海南黎錦的發展歷史,黎錦是如何“破圈”成為時尚寵兒。

      中國海南黎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動走進米蘭設計周。海南省旅文廳供圖

      3000年“活化石”從天涯海角走向世界

      有著三千年悠久歷史的海南黎錦,被稱為中國紡織業的“活化石”,是中國紡織史上壯麗的詩篇。2009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珍貴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黎錦已經成為享譽全球的優秀海南特產和黎族文化的重要標識。

      因為黎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黎錦圖案是各方言的標志符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黎錦也成為濃縮了黎族歷史與文化的獨特史書。已存續三千年的黎錦紡、染、織、銹工藝,也是科學技術價值的體現,其涵蓋了歷史、科技、藝術、民俗、地理、氣候、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文化學等諸多綜合信息。

      中國海南黎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動走進米蘭設計周。海南省旅文廳供圖

      人們在黎錦中看到,黎族婦女用夸張變形的幾何圖案、想象豐富的抽象藝術,創造了人形紋、自然界紋、動物紋、植物紋、生產生活紋、文字紋等。其中,龍被又是黎錦中文化品位和藝術價值最高的織錦工藝美術品,是歷代向朝廷進貢的珍品之一,為國內外藏家所青睞和追捧。

      數百年前,被譽為“天才織女”的黃道婆將黎錦從天涯海角帶到江南發揚光大。如今,一批黎錦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又將古老黎錦織出了新時尚,這幾天甚至將其帶到了世界時尚之都米蘭。

      中國海南黎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動走進米蘭設計周。海南省旅文廳供圖

      黎錦技藝傳承人展示織造精湛工序

      應意大利米蘭設計周主辦方邀請,中國海南黎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動于近日走進國際時尚之都米蘭。開幕式上,來自五指山的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劉香蘭從家鄉帶來傳統的腰織機,向人們現場再現了黎錦織造的精湛工序。

      席地而坐,腰帶纏于腰間;伸直雙腿,緊踩經線木棍……固定好織機兩端經軸后,劉香蘭用分經棍將經紗分成上下兩層,雙手引緯,同時右手持織錦木刀,拉拽間將緯線打緊,一寸一寸織出密實的布匹。綜桿提花、斷緯織彩,復雜的技巧編織出精美的花紋圖案。

      劉香蘭介紹,用腰織機在米蘭設計周上對黎族織錦工序進行再現,可以讓外國友人更為直觀地看到編織圖案的過程,演示的過程中,腰織機采用通經斷緯的方法織出各種花紋圖案,利用緯線色彩的變化使得圖案豐富多彩,整個紡織過程艷驚四座。讓外國友人驚嘆于黎族人民的創造力,竟然可以用這樣簡單的工具和原始的木棍,就能織出那樣精美的圖案。

      “黎族織錦借助米蘭設計周的舞臺,讓這項藝術從生活化升華到了國際化。”劉香蘭說,看到非遺黎錦進入米蘭設計周,她感到驕傲自豪,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機會把黎錦推廣到全世界,向全世界的友人展現黎族織錦的美,讓大家從圖案和元素中看到黎族對美好生活樸實的向往。

      傳統腰織機在米蘭設計周向人們再現精湛工序。海南省旅文廳供圖

      “傳統工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價值觀、思想智慧和實踐經驗,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繼續發揚傳承人精神,努力做好海南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的傳承和保護、創新工作。”劉香蘭自小就被“母女相傳”的黎族織錦技藝所吸引,并對黎族織錦技藝進行了全面的學習與傳承,對黎錦的未來發展,劉香蘭充滿了信心。

      黎錦設計融入時尚元素展現現代生命力

      如果說腰織機所演示的黎錦紡織工序向世界訴說黎錦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那么身著傳統系列和時尚系列兩種風格黎族服飾的模特,則在時尚T臺上向人們展現了黎錦的多樣風采和傳統文化的現代生命力。

      “這是我們美術學院參與設計的黎族服裝第一次走上國際舞臺,對于我們學校以及整個設計團隊具有重大的意義。”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引攜手該學院設計團隊,用他們設計的作品內容表達了對于黎族美學的理念詮釋。

      張引介紹,此次米蘭設計周的參展,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選送了100余件套的設計作品,其中展示的是數十件套。展出作品類型非常完整,能夠涵蓋各種場景,滿足受眾不同功能場合穿著需求,比如傳統黎錦改造的運動服,休閑服,禮服等等。

      中國海南黎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動走進米蘭設計周。海南省旅文廳供圖

      “為了參加米蘭設計周,我們設計團隊前期做了大量工作。”黎族服裝主創團隊設計師孔祥梅說,前期要對海南地域文化、黎錦元素等知識理解,收集整理資料,設計要考慮到時裝的風格、面料的選擇、圖案創新工藝表達,每一種黎族紋樣圖案用哪種與之對應的工藝手法,使它能夠做到創新的視覺呈現。他們將黎錦圖案的紋樣進行打散重組,在原有的傳統黎錦紋樣的基礎之上,做了現代的演繹和創新的表達。

      孔祥梅告訴記者,團隊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在創意理念上迎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現代人對于傳統文化審美轉變的需求。深入挖掘海南黎錦的設計元素,從黎錦中汲取靈感,提取黎錦的符號元素、圖騰元素,融入現代審美重新演繹,讓其成為符合現代審美的表達方式。

      除了對黎族文化符號的保留,在服裝的特點的創新上,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團隊發揮了精挑細選的匠人精神。服裝內容不但使用黎錦的元素,同時結合了現代工藝的手法。用不同工藝的手法滿足不同的設計表達需求,讓黎錦傳統紋樣元素和當代流行趨勢所使用的工藝手法結合,更能呈現現代人、年輕人對于傳統文化、現代演繹的表達。

      黎錦頻頻“破圈”成為時尚之品

      “黎錦工藝獨特精湛、風格古樸典雅、文化內涵豐富,是目前紡織手工藝中難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的藝術品之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活態遺產處代表提姆·柯蒂斯曾這樣稱贊道。2019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走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成為中國首個、世界第二個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展覽的非遺項目,讓更多人看見了古老黎錦的時尚之美,上百家國內外媒體爭相進行了報道。

      千百年來,黎族人民將民間傳說、農耕場景、日常生活、美好祝福等通過黎錦來表達。如今,時尚化、潮流化、年輕化、國際化設計的黎錦手提包、零錢包、書簽、桌旗、改良黎錦服飾等美觀又實用的黎錦文創產品,走進海南各大旅游景區(點)、熱門商圈和機場的商場,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別具特色的海南伴手禮。

      中國海南黎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動走進米蘭設計周。海南省旅文廳供圖

      “黎錦不應僅僅擺在博物館里或者織女的家里,應該以傳統元素和現代設計相結合的方式,走進更多人的生活。”與黎錦“結緣”十多年并一直致力于黎錦產業化的海南錦繡織貝公司董事長郭凱,主營的黎錦周邊產品多達2000多種,黎錦制作成圍巾、絲巾、飾品、箱包、壁畫和旗袍等產品,受到市場歡迎。

      孔祥梅認為,海南可以打造黎錦服飾品牌,深挖海南地域文化的基因,與黎錦的內容深度融合,在保留海南特有的地域文化、基因符號外,傳承好黎錦的原始工藝,讓黎錦在眾多時尚品牌中脫穎而出。

      近年來,海南先后出臺《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保護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規定》等致力于打造黎錦文創品牌,扶持黎錦產品開發,走出一條傳統與時尚協調發展的產業之路。同時,依托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海南省民間文化藝術季、非遺購物節等大型品牌活動,擴大海南非遺聲量。

      “我們將會通過舉辦文化周等各類主題活動及設計大賽,打造黎錦文創品牌,扶持黎錦產品開發、生產工藝創新及包裝設計,同時支持企業、傳承人、設計師申請黎錦紋樣創新設計專利,以走出一條傳統與時尚協調發展的產業之路。” 省旅文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表示,非遺是一個地方最具特色的旅游元素。當前,海南省在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工作中,強力推進非遺和旅游深度融合,促進消費多元、鄉村振興。海南將繼續以黎錦為代表開展非遺保護傳承的創新實踐,以更強聲勢繪制“海南錦繡”名片。

    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周玉敏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原創報道

    精彩海南 新聞早知道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www,超碰,C0m
    <li id="blupe"></li>

    <dd id="blupe"></dd>

    <tbody id="blupe"></tbody><rp id="blupe"><acronym id="blupe"><input id="blupe"></input></acronym></rp><dd id="blupe"><noscript id="blupe"></noscript></dd>
    
    

    <th id="blup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