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blupe"></li>

<dd id="blupe"></dd>

<tbody id="blupe"></tbody><rp id="blupe"><acronym id="blupe"><input id="blupe"></input></acronym></rp><dd id="blupe"><noscript id="blupe"></noscript></dd>

<th id="blupe"></th>
  1. 果然有種·非凡南繁 | 育種專家馬文全的小種子大夢想 24年南繁路繁育出15個優質辣椒品種

      編者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展示了打造農業強國的信心與決心,為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

      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先后有60多萬人次南繁科研工作者從全國各地不約而同來到海南,利用海南優越條件和豐富熱帶種質資源,開展作物種子繁育、制種、加代等科研活動。他們,用青春、智慧、汗水繁育出一批批優良種子。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以來有近3萬個主要農作物新品種,70%以上經歷了南繁加代和選育,覆蓋物種達40多種。南繁不僅托起中國飯碗的堅實底座,還在精神高地上立起豐碑。

      為展現一代代南繁人薪火相傳,持續接力托舉中國飯碗的非凡歷程,海南省融媒體中心(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推出“果然有種·非凡南繁”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記者 利聲富

      四月的三亞南繁大地,一片生機盎然,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內,收獲隨處可見。田間,微風吹拂下,稻浪滾滾;地頭,各種果蔬飄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這邊,向日葵競相綻放;那邊,十幾個“海南好吃玉米”品種隨風搖曳,迎接四海賓朋到來……海南南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特聘專家馬文全剛在辣椒地里忙完,又鉆進玉米地里忙乎去了。

      小種子大夢想。24年南繁路,馬文全共繁育出15個優質辣椒品種。成為三亞“柔性人才”后,他先后幫助培養一批海南本土人才,助力鄉村振興。自2021年起,馬文全連續三年成為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田間展示“導演”。

      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內,馬文全在觀察辣椒長勢。記者 利聲富 攝

      連續三年“導演”種子大會田間展示

      剝皮即食的鮮食玉米、皮薄肉厚酸甜多汁的番茄、甜糯可口的栗子南瓜、橙黃色瓜瓤的彩虹西瓜……剛結果的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田間展示,集中亮相的1887個新品種農作物,吸引市民游客搶先品嘗“第一口鮮”。

      “這是新增培育的口感番茄,皮薄肉厚酸甜多汁,非常受大家喜愛。”在瓜菜展區,田間展示“導演”、海南南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特聘專家、產業園技術指導負責人馬文全指著五顏六色的番茄新品種介紹,“這是櫻桃番茄,從顏色上分為紅色、黃色、粉色,以及其他花色,從形狀上又分為近圓、橢圓等,口感十分清爽。”

      今年,是馬文全連續第三年成為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田間展示“導演”。2020年9月,通過三亞市“柔性引才”方式,海墾南繁產業集團邀請馬文全擔任特聘專家。

      “原先,我只是每年到海墾南繁基地進行辣椒加代育種工作,來到海墾南繁產業集團后,除了南繁育種外,還負責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田間地展籌備工作。”馬文全說,無論是品種征集、規劃布局、整理土地、播種育苗、生產管理等,他都親力親為。三年中,先后征集農作物新品種近6000個,引進新技術20余項,示范新產品10余個,取得較好的田間展示效果。

      如今,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田間展示已成為全國各地優勢作物品種的長期展示交流平臺,構建起科研機構加強優秀品種選育紐帶,提高南繁種業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為產業發展拓展更多空間。

      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內,馬文全在觀察辣椒長勢。記者 利聲富 攝

      幫培養海南本土人才隊伍 助力鄉村振興

      “馬老師,為什么同一時間種下去的秧苗,生長繁茂程度不一樣呢?”熾熱陽光下,學生們指著田里一片參差不齊的秧苗不解地問。

      “你們仔細看下,地的平整程度一樣嗎?”說罷,馬文全彎下腰,弓著身子給學生們講解田間管理知識。“看來,平整土地真馬虎不得。”聽了馬文全講解,學生們茅塞頓開。

      辣椒是三亞冬季瓜菜種植主要品種之一,由于連作等原因,經常會出現猝倒病、生理性漚根、疫病等病蟲害。因此,附近一些辣椒種植戶非??鄲?。

      這些對于辣椒南繁育種專家馬文全來說,是“小菜一蝶”。

      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內,馬文全指導工人管理辣椒。記者 利聲富 攝

      “馬老師,你看下我的辣椒這是得了什么???”在育種基地里,正低頭專注觀察辣椒長勢的馬文全抬頭一看,是附近一辣椒種植戶。

      農戶迫不及待地打開手機,指著拍攝的視頻問:“你看,辣椒葉片上出現一些黑褐色斑點,這是什么???”“近段時間陰雨天,溫度相對低些,是辣椒細菌性葉斑病,要應注意保溫、排濕。”隨后,馬文全告訴農戶該用什么藥,如何用藥等防治要點。

      在三亞進行南繁育種24年中,這樣的技術指導,馬文全也記不清有多少次了。有時,是農戶跑到產業園,向馬文全請教;有時,是南繁育種空閑時間,馬文全走進田間地頭,向種植戶傳經授道。

      2020年,三亞以“柔性引才”方式,邀請馬文全擔任海南南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特聘專家,幫助當地推進南繁產業項目建設、培養海南本土人才隊伍。

      “截至目前,周邊已有100多家基地單位、種植戶前來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田間展示推廣中心觀摩學習,20多家單位邀請馬文全和中心技術人員進行種植指導。”海南南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內繁育的辣椒。記者 利聲富 攝

      24年南繁路 繁育出15個優質辣椒品種

      談及辣椒,馬文全頓時來了精神。

      “我每天思考的幾乎是辣椒,這里共種植了600多種辣椒品種。”馬文全指著辣椒展示區各式各樣的辣椒說。這一顆顆小小的辣椒,是他最鐘愛的事業。

      每年9月,馬文全會帶著在河南培育的育種材料來到三亞進行加代。一待就是5個多月,直到來年3月才帶著南繁加代的材料返回河南,接著又開始新一輪播種育苗。1999年第一次踏上海南來,馬文全24年始終如一,沒有間斷過。

      育種本來就是枯燥、辛苦的工作。三亞熾熱的陽光,站在地里,沒一會就汗流浹背。特別是站育種大棚里,溫度超過40℃,特別悶熱。經常,蹲在大棚查看育種材料,沒一會,滴下來的汗水就濕透面前的土地。

      “南繁育種最怕的是臺風。”馬文全說,有一次,臺風刮了一整夜,風雨交加中,他一夜沒睡。第二天一早風雨小點后,他立即趕到試驗地里,只看到一片汪洋,幾百份育種材料全泡在水里。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當季的育種就會全廢了。于是,馬文全不顧自身安危,跳進幾十厘米深積水的地里,摸索著將辣椒苗一株株移出來。

      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內,馬文全在觀察南瓜長勢。記者 利聲富 攝

      近2畝地里的辣椒苗保住了,但馬文全卻因此病倒了。過后,不顧身體未完全康復,馬文全又將辣椒苗移植到地里。

      24年的南繁育種中,馬文全先后引進選育辣椒種質資源1900多份,選育出辣椒新品種15個。其中,2018年,馬文全主持選育的辣椒新品種“安椒108”獲得中國園藝學會華耐科技獎,具有早熟、皮薄、口感好、品質優等特點。

      “這些辣椒長相這么差,是缺乏管理嗎?”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指著一排皺巴巴的辣椒不解地問。

      “這是近兩年流行的新品種——皺皮泡椒。”馬文全說,雖然這款辣椒外表有點難看,果形也不規則,渾身坑洼、皺巴巴,但因皮薄果肉脆、口感清甜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辣椒300多年前引進我國時,只是觀賞植物。“經過不斷繁育、發展,辣椒現在不僅成為調味蔬菜,科研人員還結合市場需求,研發出皺皮泡椒等可作為主菜直接烹調食用的新品種。”馬文全說。

      三亞良好光熱條件是南繁“加速器”

      “三亞良好的光熱條件是南繁的‘加速器’,育種時間少了一半。”馬文全說。

      1999年,馬文全第一次踏上海南開始南繁育種時,就被三亞得天獨厚的氣候吸引住了。當時,南繁育種基地設施非常簡陋,但當馬文全看到育種材料一片綠意盎然時,所有的辛苦頓時沒了蹤影。

      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內,馬文全向工人傳授管理技術。記者 利聲富 攝

      曾經,為了方便管理育種材料,馬文全在試驗地附近,用木頭、椰子樹葉、太陽布等搭起一個簡易帳篷。在這個“家”里,馬文全一住是幾個月。但馬文全一點抱怨都沒有。因為,每天看著地里的育種材料長大,他心里特快樂。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和‘南繁硅谷’建設國家戰略的實施,是推動海南種業向前發展絕好契機。”馬文全告訴記者,接下來,除了正常南繁育種外,他會通過培訓、實地指導等途徑培養海南本土人才隊伍,幫助當地推進南繁產業項目建設。

      小種子大夢想,是馬文全南繁育種的真實寫照。

      “別看辣椒小,通過專業研究及南繁育種,小辣椒也會成為農民增收‘財富密碼’。”馬文全說,20多年的辣椒育種人生,讓他感到自己的工作十分具有成就感和使命感,他會繼續通過自己的研究,讓小辣椒迸發出更大能量和財富,幫助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2023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結束后,馬文全交接好產業園后期管理事項,他又返回河南,開始年復一年的育種,繼續追尋他的辣椒夢想。

      總策劃:胡續發

      執行策劃:紀燕玲、孫學新

      記者:利聲富

    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許海若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原創報道

    精彩海南 新聞早知道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www,超碰,C0m
    <li id="blupe"></li>

    <dd id="blupe"></dd>

    <tbody id="blupe"></tbody><rp id="blupe"><acronym id="blupe"><input id="blupe"></input></acronym></rp><dd id="blupe"><noscript id="blupe"></noscript></dd>
    
    

    <th id="blup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