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4月26日消息(記者 符彩云)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今天,由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三亞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共同主辦,海南省版權局、海南省知識產權局指導,三亞市委宣傳部、三亞市版權局、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三亞市知識產權局協辦,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三亞市林業局、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崖州區政府及三亞市科學技術協會支持的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2023年“4·26”知識產權宣傳周系列活動舉行。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2023年“4·26”知識產權宣傳周系列活動舉行。記者 符彩云 攝
海南省委宣傳部版權處處長曾伯林致辭表示,未來海南省版權局將聯合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共同推進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落地崖州灣科技城。該中心屬于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首個分支機構,待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海南分中心建成后,將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建立高度合作,充分利用國家版權資源和引領虹吸效應,充分依托三亞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面向全國承接對外文化貿易,開展版權確權、維權、價值評估、版權交易、版權國際交流等服務,積極推動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建設,做足做強做活知識產權“五合一”綜合管理體制。
活動中,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發布了《植物新品種權侵權維權服務手冊》《育種材料保護管理及工作流程手冊》。記者 符彩云 攝
活動中,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發布了《植物新品種權侵權維權服務手冊》《育種材料保護管理及工作流程手冊》兩項重點研究成果,建立育種材料產權保護聯動工作機制和植物新品種權侵權糾紛解決機制,將種權事前保護、事中監管及事后保護聯動起來,為科技城內的科研院所、高校、種企以及相關育種工作人員提供育種材料管理新方法和植物新品種保護新路徑,進一步提高園區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近年來,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一直探索普惠型知識產權運營新模式,通過構建供需交易平臺,深入走訪對接;出臺質押、保險等配套服務,保障交易安全;探索先試用后付費方式,激發知識產權轉化活力,多措并舉推進專利開放許可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顒蝇F場舉行了科技普惠簽約儀式活動,分享專利開放許可的運營成果,共促成包含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三亞南鹿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單位完成10項開放許可項目。
科技普惠簽約儀式舉行。記者 符彩云 攝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園區創新主體。在去年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舉辦了第一屆“知識產權創造力TOP10”評選活動的基礎上,今年開展了第二屆“知識產權創造力Top30”評選活動。面向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園區內注冊的科創型主體,以數量、增量和質量為基準開展評選,評選出“知識產權創造力Top30”,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大學海南研究院、一飛(海南)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三亞熱帶水產研究院等30家園區企事業單位上榜。
三亞熱帶水產研究院今年首次入選“知識產權創造力Top30”。三亞熱帶水產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楊蕊介紹道,“作為從事海洋漁業的創新主體,水產育種是我們的重點工作。我們一直很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但是也會有很多難點堵點。今天會上發布的兩本手冊也讓我們意識到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如今,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逐步完善,我們要利用好各項政策,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第二屆“知識產權創造力Top30”頒獎儀式舉行。記者 符彩云 攝
同時,活動現場還專門設置了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科技成果展示區域,匯聚了第二屆“知識產權創造力Top30”的獲獎單位的科技創新成果,主要涵蓋了荃優607水稻、水下防污設備、無人機、金鯧“晨海1號”水產新品種、黃金槍魚養殖技術、作物抗蟲害技術、芒果種植技術、智能化無損光療系統等30多件涉“南繁種業”、深??萍嫉母叨搜b備技術。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