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的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于27日在福建福州拉開帷幕。作為我國信息化政策發布平臺、數字中國建設最新成果展示平臺、數字領域理論實踐交流平臺、數字中國建設合作平臺,這場盛會將展示數字中國建設最新成果、分享發展經驗,以數字中國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在數字化的浪潮中,一個個應用的場景,映射出中國式現代化生活的美好。在鄉村,村民通過“云診室”,“屏對屏”和三甲醫院專家在線接診,實現了醫療資源下沉到鄉村;在數字政府服務平臺,以往跑斷腿的政務服務如今搬上了云端,在家里輕輕一點就能得到解決;在高鐵上,想吃前方車站的地方特色美食,只需要提前外賣點餐,就能實現外賣送上車……一個個應用場景下,我們切實感受到數字中國對我們美好生活的影響,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最生動的落腳點。
數字建設方興未艾,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刷臉支付、手機辦稅、在線會議、云游博物館……如今,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務工作,數字技術深刻融入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了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戰略,明確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從頂層設計到細微生活,數字中國建設如火如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勁有力的數字支撐。
一場數字的盛會,讓我們感受到了數字中國的未來。在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從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數字經濟、數字政務等11個方面,多角度展示各部門、各地方數字化發展創新實踐以及數字中國建設進展和成效。全球正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抓住數字發展的機遇,才能更好地馭“數”前行,這也是中國順時應時代發展的務實舉措。通過這些豐富的活動,也能讓我們對數字改變生活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數字化究竟給中國帶來了什么?這是一個時代之問。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達15.4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達10.8萬億元;行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農業生產信息化率超過25%;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7.2%,創歷史新高,數字技術正描繪著全新的時代圖景。而具體到我們每一個人,一部手機或者一臺電腦,就能帶我們暢游數字的海洋,這正是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時代意義。
共赴數字之約,共創美好未來。數字中國大步向前,伴隨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布局,智能制造不斷提速,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推動,我們看到了一幅欣欣向榮的數字中國發展新圖景。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數字中國必然能更好造福于我們每個人,書寫未來美好生活的新篇章。(章松佳)
責任編輯:沈秋陽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