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blupe"></li>

<dd id="blupe"></dd>

<tbody id="blupe"></tbody><rp id="blupe"><acronym id="blupe"><input id="blupe"></input></acronym></rp><dd id="blupe"><noscript id="blupe"></noscript></dd>

<th id="blupe"></th>
  1. 儋州天角潭水庫建成海南水利工程最長生態魚道

      海南日報記者 曹馬志

      一條大河上,矗立起大壩,成為魚兒們眼中的“高山”,它們怎么才能順利翻過?海南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日前建成了一條2.8公里長的魚道,專門為魚兒洄游開辟的“魚行道”。4月27日下午,海南日報記者實地探尋魚兒翻過“高山”的“秘訣”。

      “那是大壩,62米高,高度相當于17層樓。”記者和中國水電四局項目部副經理司續紅,首先來到大壩底部區域,抬頭望去,壩頂仿佛嵌入藍天云端。

      對洄游的魚兒來說,這個大壩是個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山”。司續紅帶著記者來到離大壩底部下游約500米處,他指著一個大約2米高的孔洞說:“這是‘魚行道’的入口,魚兒從這里開始就可以翻過‘大山’。”

      通過無人機的俯瞰鏡頭,記者發現,整個“魚行道”形似“盤山公路”,設置了眾多的彎道,如同“九曲十八彎”。“魚行道”每100米爬升1米,魚兒可以順利洄游。“這條‘魚行道’已建成,全長2.8公里長,是目前海南水利工程中最長的生態魚道。”海南省水利電力集團項目建管部經理王浪說。

      看整體,再看細節。記者進入到約2米高的“魚行道”內部——一個個標準池室連成魚兒洄游通道,每個標準池室是個“小房子”,長寬高分別是2.2米、2米、2米。值得注意的是,“小房子”之間都有半封閉隔墻板,用以減緩水流速度,同時,還在底部設置了4個石墩。

      “每隔19個池室設一個休息池,魚兒游累了可以靠著石墩暫時停歇,我們也管石墩叫休息墩。”指著一個石墩,司續紅告訴記者。

      據了解,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海南省水網建設規劃重點項目之一。該工程所處的北門江魚類品種繁多,不乏花鰻鱺、海南石鮒等。為了保障魚類洄游,維護生物多樣性,該項目建設者在進行水利項目施工的同時兼顧生態保護,為河流的“原住民”們專門設計出了該“魚行道”。

      司續紅說,下個月,天角潭水利樞紐工程將進行下閘蓄水。屆時,魚兒們可以通過這條“魚行道”順利翻過“高山”,在河流中自然遷徙洄游。

     ?。êD先請竽谴?月28日電)

    原標題:儋州天角潭水庫建成海南水利工程最長生態魚道 讓洄游魚兒順利翻過“高山”

    責任編輯:林鴻偉
    •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
    • 南海網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

    海南社會

    社會民生包羅萬象 進入欄目
    欄目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技術服務 |  法律聲明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海南南海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1999-2022 地址:海南省??谑薪鸨P路30號新聞大廈9樓 電話:(86)0898-66810806  傳真:0898-668105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96612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郵箱:nhwwljb@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0600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2108281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瓊字001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瓊B2-2008008 廣告經營許可證:460000100120 瓊公網監備號:46010602000273號
    南海網備案號 瓊ICP備09005000號
    www,超碰,C0m
    <li id="blupe"></li>

    <dd id="blupe"></dd>

    <tbody id="blupe"></tbody><rp id="blupe"><acronym id="blupe"><input id="blupe"></input></acronym></rp><dd id="blupe"><noscript id="blupe"></noscript></dd>
    
    

    <th id="blup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