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深地一號”躍進3-3井260多公里之外,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有另外一口“深地一號”的超深井——順北10斜井已經鉆探完畢,井深8591米,今天正式放噴點火,來測試這口井是否有油氣流。
那么,測試油氣流為什么要放噴點火?在火源管控極其嚴格的油氣田,放噴點火的測試怎么進行?
油氣流先加熱后分離 油和氣進入不同通道
在下達開井指令之后,如果有油氣流,這些油氣流首先會進入到這個藍色的大罐子里加熱。我們知道,地下8000多米的油氣流壓力非常高,溫度也很高,能達到170攝氏度。所以需要給它節流降壓,在這個過程中,油氣流的溫度會度驟降到零下20攝氏度左右。通過這個大罐子給它加熱到15攝氏度左右,再進入到下一個藍色罐子,也就是分離器分離成油、氣、水。油和水會進入到這些灰色的儲油罐中,氣就通過黃色的管道通向放噴口。
三種點火方案 確保放噴測試過程順利
如果點火成功,就證明有天然氣出來。點火的方案準備了三種。第一種,也就是主方案,就是點火桶,讓它一直燒著,一旦有天然氣出來,立馬就會被點著。還有兩個備選方案。一個是手動點火,通過手動的傳送裝置,把點火桶手動傳送到放噴口,還有一個方案就是投擲式的點火方式。
為什么要做這么多點火方案呢?如果天然氣產量特別大,流速會很快,就會在放噴口形成真空段,這種情況下天然氣就不容易被點著。所以這次也是做了非常完備的方案,確保只要有天然氣出來,就一定能點燃。
火焰狀態可初步判斷油氣情況
如果點火成功,就說明這口井有油氣流,所以我們剛才說為什么要點火,就是為了證明有沒有油氣流。在后續時間里,需要專家收集分析各種數據才能知道油氣測試的具體結果。但是我們這幾天在這里采訪,從專家那里學到了一些通過火焰狀態初步判斷的小竅門。
通過火焰的顏色、高度等,能對油氣流的成分能有個大致判斷。橘黃色的火焰說明出來的主要是天然氣,如果火焰有黑煙,說明除了天然氣之外,油的成分也不少。如果火焰帶著白氣,那說明含有水的成分。我們看到現場火焰是橘黃色,說明主要含天然氣。
人類“入地”走了多遠?這些鉆井冷知識一起來了解→
5月1日上午,我國首個“深地工程”中的重點油氣項目——“深地一號”躍進3-3井正式開鉆施工。躍進3-3井設計井深達9472米,這一深度將刷新亞洲最深井紀錄,為我國進軍萬米深地提供核心技術和裝備儲備。按照計劃,在170天內,這口井就能鉆探到預定位置。
什么是鉆井?鉆井方法有哪些?萬米深處的石油儲藏在哪里?鉆頭怎么到達一萬米深的地底?來了解一下這些鉆井的冷知識。
為什么要鉆井?
鉆井是地質勘探開發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利用機械設備和工具從地面向地下鉆孔,為地下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開采建立通道,讓油氣能夠順利地從地底“流”出來。
鉆井方法有哪些?
通常來講,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旋轉鉆”,其實就是利用鉆頭旋轉時切削、研磨,把巖石破碎,從而形成“井眼”。
萬米深處的石油儲藏在哪里?
與中東地區不一樣,我國萬米深處的油氣都是儲藏在納米級的細小巖石孔隙中,就像在毛細血管中采集血液,開采難度比中東地區大得多。
能夠“啃碎”巖石的鉆頭長啥樣?
你以為油氣鉆井中使用的鉆頭像裝修打孔的鉆頭一樣?實際上國內普遍使用的金剛石鉆頭、牙輪鉆頭等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有一副金剛石打造的“牙齒”,將堅硬的巖石“啃碎”,不同之處在于牙輪鉆頭內部有一個軸承部件,工作起來就像一個車輪,可以旋轉,避免了與巖石“硬剛”。
鉆頭怎么到達一萬米深的地底?
怎么將鉆頭送到一萬米深的地底?實際上這需要一種特殊的工具——鉆桿,長度大約10米左右,像火車一樣,一節一節接到1萬米。
探究地球 人類“入地”走了多遠?
現有的科學研究成果顯示,地下深度2千米以內是地下水資源和人類可利用的空間;深度5千米到1萬米左右是能源和資源空間,1萬米左右也是目前人類科技可以抵達的最深處。(內容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深地一號”超深井順北10斜井放噴測試 火焰狀態可初步判斷油氣情況
責任編輯:許海若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