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南日報記者 邱江華
對一名工匠而言,16年的時光很短,彈指一揮間,技術趨于嫻熟;16年的時光又很長,青春悠悠過,足以譜寫一曲勞動贊歌。2007年大學畢業后,鐘國強來到中?;瘜W海洋石油富島有限公司生產一線工作。16年里,他累計攻克技術難題100多項,獲得過“全國技術能手”“海油工匠”等榮譽稱號及“海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如今,鐘國強是公司的技術骨干,但曾經的他也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工人,為了學技術甚至當過“旁聽生”。他身上那股子像發動機一樣動力澎湃、不知疲倦的鉆研精神,感染了身邊許多人。
鐘國強。受訪者提供
“旁聽生”成長為技術能手
俗話說“千錘百煉始成鋼”,一名能擔重任的工匠,往往要經歷漫長的成長期。鐘國強還記得,剛進公司時,他被分配到大家公認的“最難懂、最難學、最難操作”的壓縮崗位。
“壓縮裝置通過施加一定的壓力,將合成氣變為甲醇。”鐘國強介紹,對許多新人而言,搞明白壓縮裝置,就好比要成為汽修師傅,不僅要會開,還要弄懂汽車的構造、運動原理,甚至每一個零件存在的意義。
為掌握操作技能,鐘國強天天“泡”在車間里,細細琢磨裝置的每個角落,把一點一滴生產細節記在本子上,裝進腦海里。在日復一日、持之以恒地訓練下,他的工作技能得到了老師傅們的認可。
鐘國強(右二)在給同事講解如何檢查機泵。受訪者提供
但鐘國強并不滿足于此,“在我們這個行業,許多人在一個崗位上一待就是一輩子”。為了掌握更多技能,鐘國強一有時間就去其他崗位旁聽。聽多了,感覺自己掌握得差不多了,他就主動提出“讓我試一下”。“遇到緊急情況,有他在,總能化險為夷。”一位同事這樣描述他眼中的鐘國強。
2012年的一天,鐘國強值夜班,工廠主控室里的燈突然開始不停閃爍,一連串的警報聲響起。這一突發情況,讓大家慌了神。工作人員排查發現,原來是6KV的供電線路出故障了。這意味著全廠由6KV電機驅動的設備都將被迫停機,等待恢復供電。
“停機帶來的經濟損失或多達兩三百萬元。”鐘國強說。眼看著蒸汽壓力直線降低,班組其他人員很著急。“鐘班長,直接把裝置停了吧!”一般遇到斷電的情況,技工常規的處理方法是安全地暫停裝置。
“等一下,我們先抓緊降低負荷……”藝高人膽大,多年的經驗告訴鐘國強,短時間內可以穩住裝置。然而這個操作就好比讓一輛高速行駛的動車在幾秒鐘之內停下來,還不能讓乘客受傷或有明顯不適,難度可想而知。
沒有絲毫猶豫,鐘國強帶領班組迅速投入驚心動魄的應急處置中……密集的鍵盤敲擊聲和急促的報警聲讓主控室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最后,他們堅持了足足半小時,電終于來了——他們成功開創了該公司停電不停裝置的先河。
鐘國強在調整輔助鍋爐的燃氣量。受訪者提供
16年攻關技術難題百余項
“我是一名技術人員,一線有什么技術難題,我就研究什么。”鐘國強經常說,有問題就一定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創新是尋找最優解決辦法的關鍵。
2018年底,中?;瘜W海洋石油富島有限公司甲醇一期變壓吸附提氫裝置在運行過程中總是出現尾氣流量大幅波動、吸附罐頻繁切除等問題,未達到最優運行狀態,這影響到了裝置的安全生產。
“氫氣回收系統是從國外引進的設備,它是個黑匣子,我們看不到里面的構造。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波動,當時只有老外能解決。”鐘國強回憶,他們嘗試與國外技術人員聯系,但對方提出昂貴的調試費用,且不保證一定能修好。
“我們難道真的不能碰碰這些洋設備嗎?”鐘國強暗中較起了勁,選擇主動出擊啃下這塊硬骨頭。不知道畫了多少張圖紙,記錄了多少組數據,經多方論證、反復研討后,鐘國強通過調整優化設備系數,不僅解決了難題,還使產品氫氣流量增加,為公司創造了120萬元的經濟效益。
這一難題被攻克后,大家對鐘國強更加刮目相看。熟悉他的人總說,老鐘雖然戴了一副近視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但骨子里卻透著一股不把問題琢磨透決不罷休的較真勁。
16年來,鐘國強總結出優秀操作法20余項,6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榮譽。同時,他先后將10余項技術創新成果進行轉化應用,在行業期刊上發表論文8篇。
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厚積薄發,破繭成蝶。對鐘國強來說,2019年舉辦的第十一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化工總控工比賽,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也是他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這場競賽在業內屬于較高規格的比賽,全國有100多人參加。”鐘國強回憶說,比賽集訓實行淘汰制,每個月有大約一半的人會被淘汰,只有前三名能獲評“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為了順利通過殘酷又緊張的比賽集訓,鐘國強夜以繼日地學習。經過層層選拔,他脫穎而出,成為參賽選手中的主力隊員,同時備戰個人賽和團體賽。
3個月艱苦備戰下來,鐘國強實現了由“學會”到“熟練”再到“精通”的巨大飛躍。在賽場上,他一路過關斬將,最終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斬獲個人賽金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他還與兩名隊友一起獲得團體一等獎。
兩年后,鐘國強還擔任過第十三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化工總控工比賽的教練,帶領選手斬獲個人賽金獎,及2個團隊一等獎、1個團隊二等獎,其中2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我對技術進步的追求沒有停止過。”在很多人眼里,石油技術工人是一份枯燥、乏味的工作,但對鐘國強來說,做這一行也能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一個人成才,不算成功,帶著大家共同進步,掌握更多先進技術,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才是成績。”鐘國強積極參與公司開展的“師帶徒”活動,主動傳授技能。他經常帶著徒弟在生產車間講解工藝流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告訴大家易發事故的處理方法。
經過這些年的摸索,鐘國強梳理出裝置容易出現的5大類故障,總結提煉出12套非常精簡的操作思路和步驟,將其命名為“應急處理三板斧”,整體提升了公司操作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
鐘國強認為,技工最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將繼續在生產一線磨煉提升自己,力爭培養出一批優秀學徒,為社會輸出一批優秀技能人才。
原標題:鐘國強:從“旁聽生”到技術能手
責任編輯:周玉敏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