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科普中國 時間:2022-12-27 21:55:00
疫情期很多人選擇在家自己下廚,“寧愿做50分鐘的飯也不洗5分鐘的碗!”面對水池里七零八落的碗,“懶癌”患者們選擇一拖再拖。但有網友認為,用水泡碗時,碗里留有的豐富油脂被作為細菌培養基,為細菌的繁殖提供營養,一旦超過4小時不洗碗就相當于吃毒!不及時洗碗真的有這么恐怖嗎?
用水泡碗4個小時之后病菌會迅速地成倍蔓延?這樣的說法其實是根本不對的,在用水泡的時候,會產生一些細菌,但是致病菌需要達到一定數量才會造成中毒感染的危害。我們在洗碗時,除了用清水沖洗等,還會使用洗潔精等清潔用品。這些清潔用品一般都有一定的殺菌功能,能幫助殺滅一定的細菌,經過沖洗,細菌就會被沖走了,也不會對人體造成什么傷害,致病菌達不到一定量,人體又有比較強大的免疫力,也就不容易引發中毒感染。
其次,并不是細菌就一定有危害。細菌也分類,像變形桿菌就屬于無害菌,而像沙氏門菌雖會在泡碗的過程中產生,但速度較慢,因其最適繁殖溫度是37℃,換句話說,自來水并不是優良的繁殖生長環境。
由此可見,4小時不洗碗等于“吃毒”并不完全可信,這個屬實是有點夸張了。
要是實在擔心洗好地碗筷會殘留細菌,洗好碗之后可以把碗筷放入消毒碗柜消毒,如果沒有消毒碗柜,可以煮一大鍋水把洗干凈的碗筷放進去煮10分鐘,清潔作用也不錯。當然,開水燙碗沒有消毒作用,只能起到清潔作用。要殺死碗筷上那些會引起胃腸道疾病的細菌,必須得將碗筷放進100℃高溫的水里,浸泡1~3分鐘,或者放進80℃的水里加熱10分鐘,才能達成目的。有需要時,及時更換餐具,特別是竹制筷子。